历史渊源

搜索整理 点击率:777

捕捞禾虫、吃禾虫可谓源远流长。

清《岭南风物记》等历史文献有记载,清《广东通志》转引《岭南杂记》记载,“土人网而食之”。

清《粤小记》也说“人多食之”。

清《本草纲目拾遗》说:“滴盐醋一小杯,裂出白浆,蒸鸡鸭蛋牛乳最鲜。”

清初《广东新语》记载了当时的一种食法:“得醋则白浆自出,以白米泔滤过,蒸为膏,甘美益人,盖得稻之精华者也。”

《本草纲目拾遗》认为:“补脾胃,生血,利湿,行小便。”据清《粤小记》介绍,“有煎熬去渣存其精液,谓之禾虫油”。

清乾隆年间赵学敏编著的《本草纲目拾遗》中有云:“禾虫,闽、广、浙沿海滨多有之,形如蚯蚓,……以蒸蛋食,或作膏食,饷客为馐,云食之补脾健胃”。

在斗门地区,捕捞禾虫、吃禾虫有着悠久的历史。据说,宋末元初每当禾虫造,虽然当地禾虫非常多,然而由于人们大多习惯吃鱼、虾、蟹等海鲜,对“其貌不扬”的禾虫不屑一顾。

于是将捕获的禾虫用来喂鸭子,后来发现吃了禾虫的鸭子长得特别快,而且鸭子肉质特别鲜美。于是一些大胆的人就开始采用各种烹调方法尝试烹制禾虫菜肴,结果发现味道奇香,又可滋补身体。于是,捕捞禾虫、吃禾虫就逐渐成了民间习俗。

斗门地区捕捞禾虫、吃禾虫这一习俗沿袭至今,经久不衰。如今,环境污染,禾虫产量锐减,“物以稀为贵”,禾虫自然就升级为“席上珍馐”和“送礼佳品”了。